社区园林
疫情中中国风景园林再认知wm视讯
wm视讯在未来,再想起2020年庚子年的这个春节,相信都将会是一段无法抹去的记忆,不仅是记忆中一个超长的假期,更是一个非常时期里的非常“假期”。这个超长的、可以居家办公的假期,是所有疫情中的“逆行者” 为全社会筑起了“长城”。
以史鉴今,勿忘昨天的苦难,不负明天的梦想。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不仅使社会认识到公共健康的重要性,更认识到健康城市的重要性。再次聚焦中国风景园林的生态智慧与视角,对新时代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将有所启发。
1)1348年前后开始、持续近300年的黑死病(The Black Death)又称鼠疫(plague),这是黑死病在欧洲的第一次大流行,wm视讯瘟疫由英格兰传入而蔓延至整个欧洲,死亡总人数超过 2500万。
2) 1817年前后开始、持续近30年的霍乱,病毒从印度北部、阿富汗和伊朗传到欧洲,每30个波兰人中有一个死于该病。到1830年,霍乱传到俄罗斯,每20个俄罗斯人中有一个死于该病。到1831年,霍乱传到英国,致使7.8万人丧生,病毒随船舶越过大西洋,传到北美。1848年霍乱以更快的速度、更强的杀伤力再次肆虐英国,导致5万多人死亡。
3)2003年的SARS病毒由东南亚传播到澳大利亚、欧洲和北美等32个国家,因非典死亡人数 919人,病死率近11%。wm视讯
2011年《柳叶刀》传染病专刊“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化和传染病” 综述城市化与传染病的关系,指出传染病与城市化速度、动态机制和环境密切相关,城市化可能促进或阻止传染病的传播。
不难发现,多数疫情始自城市或传播、蔓延自城市,城市病与城市化进程相伴而生,而究其本质,城市病是自然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与城市化发展规模、速度的匹配失衡,核心是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工业革命主导下的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而导致了各类环境污染、wm视讯疾病蔓延等城市问题,现代城市建设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而逐步从立法支撑、技术实践等多方面进行环境改善与控制的探索工作。1848年至 1909年英国相继颁布了《公共卫生发》、《贫民窟清理法》、《工人住房法》、《住房、城镇规划法》。
1851年开始的巴黎改建工作,塞纳河成为连接城市两岸的自然纽带而得到控制与保护,城市中得以配置大量大面积的绿色开放空间,城市建成区的两侧建设了两个森林公园,这样实践探索让巴黎时至今日仍然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1856年,由风景园林师奥姆斯特德规划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建设完成,而他更大的贡献则在于完成了贯穿波士顿公园至富兰克林公园、延绵约16公里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这个波斯顿公园体系被人们亲切的称作“翡翠项链”。
1869年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伊安·麦克哈格提出了“设计结合自然”,在此之后,瓦尔德海姆、詹姆斯·科纳相继提出了景观都市主义,把市政基础设施、垃圾厂、排水、污水处理等与风景园林相结合。自此,中国传统智慧所提倡的“人与天调,然后天之美生”、亦即中国风景园林天人合一理念所倡导的与自然平衡相处、和谐共融的思想也成为今天国际风景园林行业的主导思想。
2003年7天建成的北京小汤山医院,2020年10天建成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24小时以内建设完成的“方舱医院”,不仅是中国速度与智慧的集中体现,更使古老而有效的隔离措施成为每一个老百姓在对抗疫情过程中的常识认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当前的形势依旧严峻,但已经显示了向好发展的迹象。如专家所言,隔离作为原始而简单的措施是对抗疫情的有效手段。翻阅人类发展的历史档案,可以发现隔离很早就成了对抗各类传染病的主要举措。
12-13世纪,人们针对麻风病的流行建立收容所,通过高墙将病人与社会隔离。在麻风病减少后, 这种方式被用于其他传染病的控制,收容所在14世纪鼠疫流行时又被征用收容鼠疫病人。这类机构的长期演变, 成为了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医院。
▲图1建于 18 世纪的维也纳总医院 图片来源:《剑桥插图医学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年
在这样速度与常识的认知背后,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可以提出城市“冗余空间”规划预留的思考。在定点收治医院的床位完全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进行了中国速度的建设并投入使用,医院的选址引起了一定的争议,但选址中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备、自身具有一定的相对隔离性是首要考虑的两个因素。
所谓城市“冗余空间”,是指城市在紧急状态下短期内可以迅速选择,用于人员疏散、避难、隔离、物资储备、政府公共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城市用地。
城市“冗余空间”是城市防灾减灾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应对突发性、偶然性及不可预测性的危及城市安全重大事件的规划预留,城市“冗余空间”是促进城市集约高效、结构调整、布局优化,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城市“冗余空间”是“平灾结合”的城市用地的综合统筹与利用。
在时下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旋律的宏观背景指引下,城市公园绿地的规划布局有理由成为城市“冗余空间”的首选,防灾减灾功能不仅是城市公园绿地的核心要义,绿地本身的生态属性也为防灾的隔离需求提供了第一道的天然屏障。
尽管当下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但公园建设的方式、标准同样可以因地制宜。健康城市的发展理念需要城市公园绿地,韧性城市的规划理念需要城市公园绿地,幸福生活的人本理念需要城市公园绿地。
回看英国的公园运动、美国的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等欧美国家城乡建设的理论梳理和实践探索,不禁再次将视点聚焦到疫情爆发的当下中国,再次将视点聚焦到中国风景园林所展示的生态智慧。
中国广袤的地形地貌、多样的水文以及气候条件对中国风景园林的形成与演变提供了自然背景,渊源有自的中国文化为中国风景园林的孕育与发展提供了人文背景。中国风景园林也因此体现出多样的、且对新时代背景下的生态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的生态思维。
中国风景园林是自然与文化高度融合的产物,它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它即体现了一种实用性的朴素自然观, 又是关于自然的文化认知,并将这种认知转化为对合乎自然之道的理想人居模式的探求。
北宋著名学者张载首先明确系统的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 。
“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协调,强调系统有序的整体思维。《园冶》“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美学主张,正是这一自然认知与审美思想指导下的具体体现。古代城市建设的代表常熟以这种系统有序的山水格局整体观,营造出“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人居典范。
近代的钱学森先生在给吴良镛先生的信中更是明确提出“山水城市”的概念,其设想将中国的山水诗、山水画、中国风景园林融合在一起,把“中国园林思想与整个城市结合起来,同整个城市的自然山水条件结合起来” 。
“山水城市”的理念注重城市建设中的因地制宜,融合历史文化脉络、展现城市的文化性和地域特色,“复归”中国园林的山水文化,建设系统有序的自然家园。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以“通向自然的轴线”,巧妙的续写了城市的山水文化主轴,不仅以“山水环抱、起伏连绵、负阴抱阳、左急右缓”的山水格局营造出具有中国园林山水意境的空间体验,更以系统有序的整体思维构架了北京主城区雨洪调蓄的核心场所、完善了北京主城区应急避难的核心场所、建设了北京市全民健身的核心场所。
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更以山水园林彰特色的定位构建了“城-郊-野“三位一体”的系统布局,显现了区域之气象、城镇之风貌、园林之韵味,构建了蓝绿交织、城景应和的新篇章。
韧性是指一个系统在受到外部干扰下具有不会崩溃的能力。依弹性思维,城市的安全建立在其应对外界干扰的能力上,它不仅仅是抵御外部灾害的能力,还特指通过消化和吸收从而化解外部冲击的能力。实现弹性城市的目标,首在为城市内外的自然留下韧性有余的发展空间。
苏轼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名句把西湖的美描述的淋漓尽致;但历史上的西湖自隋代至今始终与城市建成区保持相对独立、功能互为补充的发展状态。
不妨简单梳理一下西湖与杭州的古今变迁:杭州在东汉时隶属吴郡,为扩大农田而兴修水利,修筑一条海塘与杭州湾的海域隔断而成内湖,形成“明圣湖”又曰“金牛湖”,隋废吴郡,倚钱塘江临金牛湖筑城,城区呈南北长、东西狭的带状,遂“明圣湖”或“金牛湖”成为西湖。
唐代白居易修筑白堤而利灌溉,后梁钱鏐为吴越王,以杭州为都进行城市扩建,但均延续隋朝杭州城“南宫北市”的基本格局,没有填湖建房,有诗为证“牙城旧址扩篱藩,留得西湖翠浪翻,wm视讯有国百年心愿足,祚无千载是名言”。
宋先后升杭州为临安府城、都城而未动西湖用地,wm视讯 相反西湖的建设将水利与景观相融合成就了西湖的美;元明清,西湖始终保持相对独立的发展与利用状态;民国杭州拆城墙纳湖入城,西湖的建设仅以湖上园林的方式为园林增砖添瓦;时至今日,杭州更因西湖而成为中国风景园林传承与创新的代表。
一言以蔽之,西湖的“湖”与杭州的“城”因为发展建设中的弹性思维成就了彼此。新时代雄安新区的规划重新审视以往效率优先式的布局模式,以蓝绿空间占比70%的用地结构,以严控建设用地规模、严守生态红线、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策略导向确保了城市的韧性发展:从区域入手确保水、能源等市政基础供给的韧性保障;通过多中心、组团式布局确保结构协调的韧性保障;通过城绿空间的景观智慧营造确保环境可持续的韧性保障。
“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为之厉而为之守禁”,“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泽虞”掌管湖沼,“川衡”巡视川泽,虞衡制度(今天“湖长制”的源头)体现了古人对待自然资源的态度,展示了足够自律、自我约束的顺天时、量地利、取用有度的智慧思维。
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的、被誉为“小都江堰”的贵州省安顺市鲍家屯村水利景观工程,谨慎利用现有自然条件,把大坝河分成两条河流及蜿蜒曲折的渠道,并采用“鱼嘴分水”、二级分水坝以及高低“龙口”等堤坝分流措施,实现了导流与流量的控制,不仅使不同高程的耕地均能得到充分的自流灌溉,还有效解决了村民的生活用水、污水排放和防灾减灾等问题。
鲍家屯村的水利景观以“最少的工程设施、极低的维护成本”以及沿用至今数百年的历史传承,生动的诠释了取用有度的智慧思维。
北京世园会的规划设计以保留现状“山、水、林、田”肌理、因地制宜地布置建筑、交通等人工设施的原则,营造了园区多样的生境,实现了雨洪管控、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多效合一。
正是基于取用有度的智慧思维,世园会的规划设计实现了330hm² 水域(含湿地)、138hm²林地、5万多株大树的原生态保留, 实现了结构层次丰富、生态功能稳定的近自然群落的构建,实现了零排放的废物处理与科普教育,实现了“绿色生活”引领世园会总体规划、“美丽家园”让绿水青山融入城市的规划愿景。
疫情中,众志成城。新时代,国土上的自然资源与人工建设将统筹前行。土地利用是人类活动和自然地理环境表现的最为具体的景观,城市生于自然、育于田园,山、水、林、城是一个有机联系、互为关照的整体。
中国风景园林系统有序、韧性有余、取用有度的生态思维为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整体、弹性、发展的生态智慧与视角。
我们一直倡导的低影响规划与设计,不仅突出了经济的可控性,更从生态、可持续的角度进行了探索;这种探索在以往的诸如健康居住、健康医疗、健康绿地等项目中均有所体现。
疫情的突发,更加强化了此类有针对性的思考对实践工作的指导。我们将一如既往,用对专业的承诺致敬守卫家园的“逆行者”。